2025“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一)|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迈向“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0月14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师生观看讲座直播。本次讲座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主讲,主题为“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迈向“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立足时代节点:五年规划映照中国发展轨迹杨禹以其三十余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为基础,从宏观的时间坐标出发,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历史演进。他指出,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中国以“五年”为周期的国家发展规划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安排,既体现国家战略定力,也映射社会经济的阶段性跃升。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意味着中国发展理念从单一经济增长转向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回顾“十四五”规划的同时,杨禹对即将开启的“十五五”作出前瞻。他认为,2026年至2030年这五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时期:既承接“十四五”成果,又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未来五年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包括建党105周年、建军100周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