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4日—28日,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卡罗琳娜·阿科斯塔-阿尔祖鲁(Carolina Acosta-Alzuru)教授、迈克尔·卡西亚托雷(Michael Cacciatore)副教授访问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瑛、副院长张文渊、陈沛芹教授在松江校区会见来宾,对他们的来访致以热烈欢迎。
共同探索传播前沿
3月24日至25日,卡罗琳娜教授与迈克尔副教授为师生带来三场主题鲜明的学术讲座。24日下午的首场讲座中,迈克尔以《科学传播导论:假设、困境、壁垒与发展机遇》为题,深入剖析科学传播的困境与机遇。次日上午,他围绕《从趣味传播到社会认同:科学传播的受众拓展新路径》展开第二场讲座,探讨幽默在跨文化科学传播中的双刃剑效应。25日下午,卡罗琳娜教授以《拉美电视小说与土耳其电视剧的高收视率与争议研究》为题,解析电视剧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意义。此外,两位学者参加了上外—佐治亚“3+1+1”跨校联合培养项目宣讲会,现场解析该教育项目的优势及申请细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答疑。
实地调研拓展视野
访问期间,两位学者赴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和澎湃新闻集团调研,深入了解中国媒体生态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调研中,SMG和澎湃新闻展示了AI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如智能写作与数据可视化工具,引发大家对技术赋能传播的进一步思考。双方一致认为,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为跨国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未来可探索联合研究项目与人才交流计划。此外,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两位学者还前往青浦农村开展国际传播实践调研,了解当地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本土文化、促进城乡互动的情况。
对话AI教育新图景
3月25日下午,学院在上外国际教育中心就“AI如何重塑新闻传播教育”开展了教学研讨。副院长严怡宁、各系部主任、学科点负责人、专业教师等与两位学者一起,探讨AI时代下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改革方向以及跨课程研究与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卡罗琳娜教授围绕跨课程教学、学习和适应进行了主旨演讲,呼吁教师主动拥抱技术,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教学实践性。随后,与会嘉宾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3月28日上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德国汉堡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上外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传播: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对话。专家们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全球影响,国际格局的变动与挑战以及多学科与跨文化合作的必要性。本次学术对话不仅深化了与会专家对全球传播与AI发展的理解,也为未来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如何借助AI构建全球共识仍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重要课题。
此次访问通过学术讲座、教学研讨、实地调研等活动,深化了两校在传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互动。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师生互访与教学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挑战。
文案:沈澄宇
照片:陈沛芹 贾帅 陈瑜 沈澄宇
审核:张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