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读书会|Nazi Soundscapes: Sound, Technology and Urban Space in Germany, 1933-1945

发布时间:2024-10-31

 


2024年10月26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1259办公室内,一场以《Nazi Soundscapes: Sound, Technology and Urban Space in Germany, 1933-1945》为主题的读书会圆满举行。本次读书会由陈惠芳同学领读,我院钱进老师、侯微老师和上海大学周叶飞老师作为与读人,共同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声音景观、技术发展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深刻探讨。

读书会伊始,陈惠芳同学从书籍的引言开始,逐步带领大家进入纳粹德国的声音世界。她详细介绍了书籍的四个章节,从纳粹统治的前五年到后期,再到战争爆发后的广播使用,以及电影中的声音艺术,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陈惠芳的分享不仅帮助听众快速把握了书籍的主线,还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钱进老师从多个角度对书籍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他特别强调了声音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重要性,指出声音不仅是传播的媒介,更是权力和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钱进老师还分享了瓦格纳的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概念,以及声音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让听众对声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周叶飞老师从声音研究专业视角对书籍进行了权威点评。他高度评价了书籍导论部分的文献梳理工作,认为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指出避免混淆媒介声音和声音媒介,要回归声音本身研究,且研究要考虑基础设施和技术物质层面等物质性维度此外,他结合自身研究阐述信息流动与多因素交织,分享了对声音与权力关系的独到见解

侯微老师通过对章节的系统分析有机地串联整本书,同时她对书籍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深度剖析。她指出声音与地点画面紧密相关,声音景观的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空间实践。侯微老师还强调了聆听方式的重要性,认为不同的聆听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声音的理解和感知。在讨论过程中,侯微老师不断引导听众思考声音背后的权力关系和身份认同问题,启发大家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书籍内容。

这场读书会让同学们对纳粹德国时期的声音景观有了深入理解。领读同学和三位老师各具特色的分享,从书本内容剖析到研究方法指导,从阅读要点强调到知识拓展补充,为同学们在声音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了丰富知识和宝贵方法。未来,周六读书会将继续秉承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宗旨,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同学共同参与,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学术盛宴。                                  (摄影杨信卓、通讯员吕宇豪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