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方师师—“机器语言”的社会化:代码过程的媒介特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3

 


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方师师,应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训练营——新闻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前沿系列讲座的邀请, 开展了一场题为《“机器语言”的社会化:代码过程的媒介特异性分析》的学术讲座。近30位硕士、博士学子来到现场聆听交流。

讲座伊始,方师师老师介绍了软件研究(Software Studies)的理论脉络、问题意识与研究定位。她提出,作为一个新兴的将软件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研究领域,软件研究处于数字人文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的交叉位置,主要研究软件系统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重点聚焦于整个程序层面,特别是在编程流程和源代码上。而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关照来思考软件研究,方师师老师引申出此次讲座的又一重点:媒介特异性分析(Media-Specific AnalysisMSA)。

根据方师师老师的观点,媒介特异性分析通过将文本定义为“一种必要的实体化符号对象”,将媒介的物质性提到了前台,继而确定其在意义与解释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其视角优势在于“从一开始就将文本的物质性和意义联系在一起”。这一研究视角不仅可以用来处理“第一代电子对象”:包括电子小说、诗歌、超文本和网络文学作品等,还可以更广泛地用来探寻代码或计算机软件在文本创作与生产中的作用。但方师师老师同时也指出了MSA的不足,即其对媒介“特异性”的强调只关乎某种媒介形式,对于计算机这样的“技术系统”尚无法达到综合性分析的高度。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方师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一篇软件代码方面的研究——对996.ICU代码过程的媒介特异性分析。通过分析这一托管在GitHub平台上的代码项目的物质性与社会性,方师师老师认为,这一项目过程不再是特定互动平台上的一次普通协作,而是跨越了专业社群与日常生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进入到了社会场域,冲击了固有的社会制度。首先,代码书写具有表面的准则惯例和深层次的信任意识,代码协作以一种“即兴创作的形态既遵循协定又留出自主空间;第二,代码主要是由程序员群体来书写的,程序员是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作为社会成员,其身份、角色、认同、观念等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通过半透明的社交系统书写协作形成的代码作品,无可避免地会带上社会色彩;第三,通过分析代码过程的“特异性维度性,“机器语言的社会化反向促使我们去思考,这样的行动建构了怎样一种“协商性的复合空间,经由这样的协作过程抵达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也是该研究催生出的新的思考与社会意义。  

    (撰稿 李明轩)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