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研究生论坛

发布时间:2018-06-27


2018624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研究生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参加了论坛,就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与全球传播进行了研讨,发出年轻者的声音。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话语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施旭、佛罗里达大学新闻系教授Wayne Wanta做主旨演讲。施旭教授就《(逆)全球化、文化多元视阈下的中国话语:理论与实践》进行演讲。他表示,当下国际学界(新闻传播学、话语研究)惯于以西方偏见解释中国话语,中国学术的失语,中国理论的缺位。因此,(1)必须从(逆)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化话语研究”)的视角去解读,这也意味必须从中国文化视角出发;据此,(2)“中西博弈”,“改革发展”,“天下融通”,“和而不同”,“虚实相生”,是构成“当代中国话语”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语境”;(3)也应该成为突破西方强国围堵、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话语资源和机遇。

佛罗里达大学Wayne Wanta教授发表题为《media and international images the agenda setting effects of news coverage》(《媒体与国际形象: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效果》)的演讲。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阐释了新闻报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Wayne Wanta认为,民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媒体,因此媒体在进行报道时的议程与框架的选取十分重要。

首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研究生论坛旨在搭建研究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倾向年轻人的声音,为新时代全球传播新格局贡献年轻人的力量。本次研究生论坛设十一个分论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中国价值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传播、中国文化与全球传播、新媒体与国家形象、一带一路与全球传播等主题。论坛评出优秀论文六篇。

一等奖:

1、“一带一路”话题中情绪对转发行为的影响——基于Twitter数据的实证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玉洋、崔健鹏、钱思妍、谭巍(通讯作者)

二等奖

 1、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形象的框架建构——基于政治传播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张欢 中国传媒大学

 2、印度重申拒绝加入“一带一路”后 《印度时报》的报道研究

苏慧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三等奖

1、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与西方“普世价值”全球推销的本质区别

张业振 武汉大学

2、中国有没有哈利波特——基于语料库的网络小说《星辰变》人物形象研究

杨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

3、美国高校形象宣传片对美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师梦瑶、蔡雨芳、Badmaeva Dashima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