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魂再塑,声情并茂传佳音
王东英语影视译制工作坊第一期圆满收官,上外新闻传播学院40周年庆大幕拉开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场声音盛典,拉开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0周年院庆的序幕。
3月3日下午,王东英语影视译制工作坊第一期结业典礼暨上外新闻传播学院与上海电影译制厂合作签约仪式、配音大师乔榛讲座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文西厅举办。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为活动致辞。在讲话中,他强调王东工作坊是上外首次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联动创新,由新闻传播学院牵头,联合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共同创新实践合作的初步尝试。工作坊积极响应国家国际传播战略,对接国家优秀影视外译走出去的需求,努力克服从课程体系制定到三院协同合作,以及与校外团队合作等挑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郭可院长还表达了对我国文化作品、中华文明之魂能够通过影视剧传播走出去的殷切期盼。
紧接着,在全场观众的见证下,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樊娟教授、上海电影译制厂党总支书记季节女士共同完成双方合作签约仪式。
致敬大师乔榛
随着一段国宝级配音大师乔榛纪录片《吟风者》和乔臻朗诵《我的记忆》精彩片段的播出,乔榛先生登台,与主持人王东对谈,讲述影视译制“魂”的再塑。
在谈话中,乔榛先生分享了从一名上戏表演系学生步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成为一名译制工作者的机缘。进入译制厂之后,他便整日坐在录音棚里,沉浸在译制学习、工作中。谈及译制配音的诀窍,乔榛先生表示,那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真思想。他结合自身经历,教导学生们在译制、配音过程中“字斟句酌”,要反复思考“我是谁”,要抛去部分自我意识,去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的“魂”。
谈及译制事业,乔老先生称之能拓宽生命的广度:“(在这一行业)我可以经历无个人生,……你可以去捕捉、去探索、去体验、去琢磨。于是你就增加你的资料库,让你的资料库极大地丰厚起来。”
工作坊学员结业汇演
工作坊首期成员在上学期的学习实践中,为纪录片《烟火拾味》选集、英语有声小说《三国演义》选集译制的片段于会场展映。稍后,首期工作坊成员,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程睿阳、来自英语学院的吴培健为观众带来《拆弹专家2》中精彩场面的粤语配音。
首期学员全员随即登台,现场为观众带来配音串烧表演,囊括《叶塞尼亚》、《生死恋》、《简爱》和《尼罗河惨案》四部电影。爱情、悬疑……纷至沓来,属实为一场视听盛宴。
表演结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英语学院院长王欣、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为首期工作坊学员颁发结业证书。随后,王东老师盛情邀请上外的学子们加入工作坊新一期活动。
新传学院院长、英语学院院长、高翻学院院长、王东老师与首期学员合影
在活动尾声中,乔榛先生给予工作坊学员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表演进行了细致精彩的点评,并带领全体来宾吟诵诗歌《雨巷》,图文厅堂余音绕梁。
乔榛先生和第一、二期学员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也会在迎接四十周年之际,继续创新一流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方案。同时,学院会以王东英语影视译制工作坊为契机,继续推进跨学院、跨学科协同的创新教育模式。
本次活动由上外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电影英译导演王东亲自主持王东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长期担任配音和导演工作。曾在外交部、联合国新闻司、ESPN任职,CGTN具有丰富的国际传播经验。上海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芸,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方舟,上外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上外英语学院院长王欣出席了本次活动。
学员采访花絮
王东英语影视译制工作坊新一期学员汪焕然在采访中表示:“乔老先生在讲塑‘魂’的时候,讲到‘要成为电影中的角色’时,举我很喜欢的角色邓布利多为例,现场用这一角色的口吻和音色接着讲话。他能如此迅速从一千多部他所参配的作品中检索出这一人物的声音特征,令人惊叹。”他表示,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全身心投入到译制学习中。
同样是新一期学员,来自国新班的李嘉茵则对串烧表演赞不绝口:“有一位同学为两部电影的角色配音,角色音色差距非常大,但都诠释得很到位。”
首期成员马津萱正是这位为两个性格、音色大相径庭的角色配音的学员。她介绍了她的配音窍门:“王东老师在课上会带领我们进行发声训练。我会运用嗓子来调节音色,调动气息来模仿角色的状态。”
首期成员李叶繁,为《叶塞尼亚》中霸道追爱的白人军官奥斯瓦尔多配音。该角色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完全不符。面对经验的缺乏,他反复观看原配音演员乔榛老师在电影中的配音片段,细细体会、斟酌。他说:“那些较为扭捏的‘嗯’、‘啊’也都是在工作坊老师的指导下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