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专家咨询会在虹口校区1号楼707室举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与业界导师,上外研究生院领导、新传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会上,专家们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招生培养、办学条件和管理要求等议题进行了务实、细致、深入的探讨。
2021年9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增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这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设立的第二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项目。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八家高校开设该研究生项目。
上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向参加咨询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1983年创建的国际新闻复合型专业是上外最早设立的非语言性专业学科,此次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获批给上外新闻传播学科带来新的机遇。副院长陈沛芹和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副主任郑闯就上外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和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新闻传播学部国际传播项目负责人胡芳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介绍了该项目在中传的特色实践与经验,例如,实行双班主任制和主题班会制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资源优势,与中央主要媒体和海外央企密切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海外实习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提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包括语言能力的复合、新闻生产能力的复合和多元知识结构与多元意识的复合。她认为,母语是基础,外语是关键,优秀的母语+优秀的英文+1-2门小语种是理想。此外,要培养学生复合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使知识与意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逐步养成学生关注国家与国际的兴趣和能力,维护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关爱人类的情怀。她建议,结业阶段也是多维复合型国传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应当纳入国传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周庆安将国际新闻与传播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总结为三点:一是“独立而不独自”的培养,二是“芯片型人才”的目标,三是“多方合作培养战略体系”的挑战。他认为,国际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属于紧缺人才,当前就是新闻传播人才的芯片,要突破以语言教育为瓶颈的教育模式,加强业界前沿师资队伍的建设,推动主流媒体的人才选录的前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刘滢介绍了其承办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的经验,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几个“应然”:培养具有高水平语言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具有跨媒介叙事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在战略层面上则要面向国际传播人才的价值观、大局观、使命感、跨文化交流能力等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系主任邓建国就项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一些痛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国际叙事能力培养之外做好话语创新,如何保障项目相应的人、财、物支持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业界导师、上海日报社高级编辑、特聘首席评论员王勇认为引进业界导师是非常必要的,业界导师不光是有实战经验优势,同时也能展示业界需要突破的一些弱项,让学生看清业界的全貌。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形成一种全面的就业观,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叙事能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业界导师、恪谨(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涛从就业角度谈论了人才需求与培养相匹配的问题。他说,随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针对讲好中国企业发展故事的需求也越来越急切。除了央媒、央企,还可以探索更广阔的市场,打造创新模块培养人才。
最后,郭可教授对本次专家咨询会进行了总结。他建议,各校要多开展交流和合作,整合资源、发扬优势,寻找突破点,进一步凝练方向,优化结构,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
(马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