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学生前往复旦参加“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讲座第五讲
发布时间:2019-05-16  [ 阅读:次   |   添加: ]



    514日下午,新传学生前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参加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五讲。在讲座上,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向来自5所沪上部校共建高校的师生鞭辟入里地介绍了其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

在讲座伊始,郑保卫教授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定位。这本书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初步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为全国新闻院校师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规范读本。

郑教授在谈到书籍的编写背景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几次重要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8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剖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必须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材编写正式纳入议程。第二,习总书记在2016219日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对新闻舆论工作作了深刻阐述。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党性原则”、“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作为他提出的“四个牢牢坚持”之一。郑教授补充道,正是这次讲话让他意识到,教材编写须立足于帮助新闻院校学生和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更好地认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形式、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第三,习总书记在2016517日讲话中指出新闻学科要尽快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的新闻学教材系列,这为编写教材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定位。第四,习总书记在20188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断深化对宣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总结。

   随后,郑保卫教授又分享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编写思路。首先是明确教材定位;其次是确立目标导向和编写原则。郑教授特别提到,这本教材编写最重要的依据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教材编写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新闻学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

其中,郑保卫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很不容易,因为始终有一个论调——“新闻无学”。他认为,否定中国新闻无学,就是在否定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中国新闻学能否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关键要看以下几点:有无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有无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以及社会认可度。郑教授随后强调,新闻学要保卫,否则会越来越边缘化。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中,郑保卫教授指出,这本教材每一讲的标题就是一种观点。这十二讲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一讲统领全书,论述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背景、意义及方法,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其它十一讲涉及新闻工作基本要求、新闻传播客观规律、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党性和人民性及其关系、舆论导向、正面宣传、新闻真实、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传播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国际传播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的有机整体。

   最后,郑教授寄望大家不负时代重托,牢记职责使命,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励志、导向,使自己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人才。

(金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