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薪”之旅 | 上外新传师生赴贵州开展田野调查纪实(一)
发布时间: 2023-09-01 浏览次数: 10

黔”“薪”之旅 | 上外新传师生赴贵州开展田野调查纪实(一)



716日至2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一行前往贵州省开展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聚焦“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主题,依托“党建+国际传播”这一重要战略,在实地走访、田野调查中体悟中国智慧、读懂中国方案,以新闻人的视角记录并传播红色文化、贵州本土发展和振兴的故事,以“多语种+”的优势赋能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树人于实践中,铸魂于田野间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牵贵州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来到贵州视察,两次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对当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本次“背包记者团”调研团队由学院9名教师和4名学生组成,将赴贵州省兴义、册亨、贞丰、贵阳等多地,邂逅多彩贵州,并就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基层党建、红色文化等主题开展报道和调研。

 “背包记者团”是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构建国际传播实战育人模式的品牌活动,成立至今已组建多支师生队伍前往美国、俄罗斯、英国、越南和江西等地进行采风报道,近100多篇报道在《中国日报》《澎湃新闻》《新民晚报》、东方网等主流媒体发表。

上外新传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将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同学们不断提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调查研究将同时与学院品牌党建活动“西索新语·党建直播间”相结合,与当地开展专题化的访谈采访与交流互动。


青年扎根乡土,探索人文新韵

17日,新传师生一行首先前往册亨县丫他镇板万布依古寨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册亨县丫他镇党委书记李佳兴介绍道,板万布依古寨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村落之一,后经过持续改建,逐步形成了汇集乡村民宿、国际青年旅舍、餐饮娱乐设施、传统手工艺坊、野外露营基地、创意户外装置等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体验和研学营地。

 “大家往往对乡村具有刻板印象,认为它落后破旧,实则不然。我们这里不仅拥有网络、外卖等城市中的必备元素,也可以让大家体会到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 自称板万布依古寨“新村民”的李正方其实是一名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他毅然决然奔赴千里,承担起了板万布依古寨的开发与运营工作。

这位“新村民”与黔西南州结缘于大学期间的支教项目。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成立了“大山小爱”公益组织,继续为偏远地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正方意识到,这份在大山里的事业不能局限于支教。于是他深入参与到板万布依古寨建设开发工作中,与村民共同探索建立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

在谈及未来如何让乡村可持续发展时,他不断提及,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美好的乡村必然吸引更多外部人员到来且留下,共同为乡村发展注入能量,形成大家理想中的社区。

在册亨县冗渡镇陂鼐古寨,调研团队一行遇到了与李正方一样投入到乡村发展中的年轻力量——“90后”青年王元成与他的团队。他“逆流”回到陂鼐古寨,与几位年轻伙伴共同组建了陂鼐青年创业团队。这些年轻人成了村民眼里的“傻子”,放弃了在城市里体面的工作,但他们却说:“我们要做村子留得住的大学生。”他们建立起了玉季妈妈互助联盟,让更多的人吃到当地嬢嬢们“善良的菜”;他们打造出青年民宿社区文化,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古寨焕发出新的美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悠久的布依文化。

冗渡镇党委书记李菊表示:“只有业态丰富,吸引人们前来,并留住他们,我们才能有效传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而这种繁荣的业态,也将促进消费,进而增加收入。”

除了古寨乡村持续走在振兴道路上,城区同样注重当地经济发展。兴义马岭河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将夜间经济打造成璀璨的人间烟火气,为市民提供了宜居的公共空间,给调研团队一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悉,该区域由三大主题集市组成:星空流动集市以手工文创、玩具和饮品为主要特色;后备箱集市则以烧烤小吃和小酒馆为主题;帐篷集市则设有丰富多样的亲子游乐项目。这不仅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销售机会,也促进了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

州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众多的摊位和商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创业者投身于夜间经济的发展中,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聚焦民族文化,开展专业调研

作为“中华布依第一县”,册亨县的布依族人口占比高达78%。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布依族刺绣艺术之乡”和14个省级“锦绣计划巧手脱贫示范县”之一。

陂鼐古寨的名字便充满着民族特色。在布依语中,“陂”指水井,“鼐”则指板栗树,意为两姓人同饮板栗树下的井水繁衍生息。陂鼐古寨现遗存古桥、古井、古树、古驿道、古墙、古房、古祠及古营盘。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舞狮热闹非凡,八音坐唱悠扬动听,述说着一个个流传百年的故事,将历史和文化凝聚其中。古寨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在调研一行人准备离去之际,刚表演完非遗音乐后的他们又献上了一首又一首歌曲,令人十分感动。

调研团队一行也来到了布依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布依博物馆不仅是宝贵文物的展示场所,更是对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实景实物展示和现代全息投影技术,馆内再现了布依族的生动场景,仿佛穿越时光,将观众带回到布依族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中,充分展现布依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讲解员韦扶杏表示,册亨布依博物馆共设13个展区,现有布依文物藏品1300件套,展出文物620件套,其中有多件国家级文物。未来,他们将继续提高布依博物馆的改造提升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参观体验。


着眼乡村振兴 红色精神长存

在册亨县冗渡镇组织委员郑芳芳的带领介绍下,团队成员走访了册亨县冗渡镇坛坪村,重温红军长征之路,了解坛坪村的党史故事,也见证了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郑芳芳介绍,坛坪村坚持弘扬红色长征精神,建立起红军文化长廊、红军册亨陈列馆、红军食堂等红色文化特色场所,努力传承传播红色文化。同时,将红色长征精神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建设中,采取群众大会、党员大会,逐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逐户征求村庄规划意见建议,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以舍”村民积分超市、村民红黑榜等特色模式,鼓励群众主动成为建设美丽坛坪的“主人翁”。

乡村振兴也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技术、现代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农业以及养老服务现代化,提升了乡村治理成效,”郑芳芳表示。坛坪村利用数字化技术创建了数字养老系统,为独居老人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微型警报器和紫外线感应设备,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或24小时未经过紫外线区域时会触发警报。村委会、网格长和联户长接收预警后将立即提供帮助,确保独居老人的安全。



在完成第一天丰富多彩的田野调查后,团队已经收集了大量文字资料及可视化材料,这包括拍摄视频素材300余条,照片500余张,整理调研内容10000余字,文件总大小超过100G

未来几天中,团队将继续前往安龙县、贞丰县、兴仁市、兴义市,调研“荷花经济”、红军长征遗址、美丽乡村品牌建设等重要内容,围绕“党建+国际传播”战略,以国际传播视角探索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内涵。